close
Blogtrottr
科學發展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科學發展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科學發展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Ridiculous Developers!

Expanding your team? We have devs that cost $0110110001/hour. We invoice in binary. Try Toptal risk-fre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失落環節 4千片甲骨亟待解密
Aug 31st 2013, 04:40

作者: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目前全世界發掘存世的殷墟甲骨約有15萬4千多片,台灣就有將近3萬片,其中收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的4千片從未開箱。如今這批甲骨殘片即將「重見天日」,交由中央研究院進行整理與研究。這批被中研院喻為「失落的環節」甲骨殘片若能解密,將有助於外界對甲骨文更多了解與認識,對於台灣積極推動甲骨文申請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更添重要生力軍。

◎甲骨文研究 中研院扮要角

從過去挖掘甲骨文,到後來進行學術研究與數位典藏,中央研究院在國際甲骨文學研究領域上,始終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中央研究院收藏約有2萬5千片甲骨文,是全球收藏數量最多的機構,包括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鹿頭刻辭和牛頭刻辭,長44公分,寬35公分全球最大的龜甲,也收藏於此,都是由考古學家科學發掘出土,擁有完整的考古紀錄,且絕大多數為王室和貴族占卜之辭,是關於商朝最直接的歷史檔案,全數都已進行研究並發表,甚至數位化。

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典藏了4千片左右,包括1956年教育部指定代管出土自1929年至1930年的3千餘片,以及1972年教育部函令中央圖書館移撥的700餘件。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指出,中央研究院從1928年開始,由董作賓、李濟等考古學者在河南省安徽殷墟進行多次考古挖掘,共獲得2萬5千片左右的有字甲骨。當時河南省政府也派了何日章赴殷墟挖掘,挖出3千多片甲骨以及唐三彩、玉器等文物,典藏於河南博物館。1949年,這批甲骨就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落腳史博館,見證亂世考古的滄桑。

礙於人力經費不足,60年來包括中央圖書館移撥的這一批甲骨文,始終被封藏於史博館庫房,未作進一步學術研究。3年前,中國大陸社科院研究人員主動表達希望合作研究史博館所藏的甲骨文,史博館館長張譽騰才緊急聯繫中央研究院,並在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的協助下,取得河南省古物運台監護委員的諒解,終於在近日舉行簽約儀式,將史博館館藏的殷墟甲骨文「出借」給中央研究院進行整理與研究。

◎甲骨文揭開商朝之謎

甲骨文的存在究竟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指出,過去文字資料對於商朝歷史的描寫僅十幾則,相當稀少,直到甲骨文出現,才證實商朝確實存在,同時甲骨文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李宗焜說:『(原音)我想從兩方面來談甲骨文的學術價值,第一方面是歷史方面,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歷史可以說只是一個傳說,那麼甲骨文出土之後,商代歷史就變成一個可信的歷史,甲骨文就是促使商代是中國商代信史的開端,我想它在歷史上的意義這個不要再多說。第二方面,在漢字研究方面,甲骨文目前我們所能看到最早的系統漢字。』

甲骨文上的文字主要用於占卜記錄,內容涉及天文、氣象、祭祀、宗教等內容。李宗焜說,甲骨文字使用了象形、指事和會意等漢字造字的方法,他舉「伐」木的「伐」為例,在甲骨文研究中,「伐」有砍人的意思,甲骨上的卜辭就有許多關於商朝殺人祭祀的記錄,對於後代人了解商朝社會有很大的幫助。他說:『(原音)甲骨文的卜辭裡面有很伐人祭祀的紀錄,以前我們對這個了解不多,但是甲骨文裡面看到,當他祭祀祖先或者是要祭祀我們的神明,他會砍很多很多奴隸,把很多奴隸殺掉來祭祀,這樣的情形很多,一般祭祀殺幾10個奴隸是最普通的,有的甚至殺幾百,最高紀錄為了一次祭祀可以殺掉1千個奴隸,這樣的情形在一般地方(史料)我們是看不到,但是甲骨文卻證實這樣的情形,所以從這個字來說,我們不只了解這個字,也了解這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歷史。』

◎失落的環節待解謎

目前全世界發現的15萬片甲骨中,約有4,500個單字,但只解讀了大約3分之1左右。中研院史語所所長黃進興指出,外界對於很多的甲骨文字還不清楚它的意思,史博館館藏這批甲骨文若能開箱整理進行學術研究,或許有機會從中解開謎題,甚至提供更多寶貴資訊。黃進興說:『(原音)世界上的甲骨文絕大部份都發表了,也做了徹底的研究,那因為你沒發表過,就是代表它有人類我們到現在不知道的訊息,所以對甲骨文學、對漢字的認識,還有新的甲骨文很多字,你還是不知道意義在哪裡。那這批資料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幫助我們把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甲骨文或新的甲骨文字,可以增加一些補充這樣。』

黃進興強調,由於史博館典藏的4千多片封存庫房長達60年時間,保存狀況如何,是否有風化毀損的情形,都亟需研究人員盡快開箱檢查,可說是與時間賽跑。

史博館與中研院殷墟甲骨文整理研究合作案,計劃以4年新台幣370萬的經費,建立甲骨文數位化資料庫。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則認為,未來史博館的4千多片甲骨解密後,最重要就是進行數位化工作,並舉辦展覽、推廣,讓一般人能更認識甲骨文的意義,了解中華文化之美。王汎森:『(原音)將來可能要做的幾件事情,一個就是數位化,因為文物現在透過數位化之後,它可以化身千萬,它不再像以前放在倉庫,要看非常不容易,現在文物公共化,使得文物公共化,而且可以化身千萬,透過網路一按鍵可以遨遊網路世界,不像過去大家每個門戶都關得非常緊,所以這是將來要做的一件事情,數位化;第二是經過最嚴格的學術整理,整理、研究、推廣、展出,這是將來必須要做的事情。』

◎申遺添生力軍

目前中國大陸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安陽殷墟,已經於2006年7月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台灣部分,中華文化總會2010年也曾向聯合國提出申請,希望將中研院所擁有的甲骨文申請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由於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沒有會員國資格限制,以甲骨文提出,也是台灣首度嘗試。

雖然過程並不順利,但中研院強調,史博館館藏的4千多片若能解密加入,對於申遺絕對是一大助力。中研院史語所所長黃進興說:『(原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記憶的申請,這一批的文物可以加進去,以前像我們前一次申請不是很如意,但是像加拿大、日本、英國都願意加進來,它變成國際學術的大社團,這個4千多片對台灣是很重要的生力軍,表示我們分量更重這樣。』

從宏觀角度而言,甲骨文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遺產,埃及、希臘、印度與中國的世界四大古文化中,也唯有甲骨文衍伸出來的漢字是「還沒死掉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屬於世界珍貴文明資產。台灣對於甲骨文投入的研究與成果,若能獲得聯合國認可,不僅能向全世界貢獻保存於台灣的珍貴文化遺產,更能進一步展現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Media files:
news30620130823002.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o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