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國安委設立引關注 外媒:從政法委奪過權力
Nov 13th 2013, 18:15

【大紀元2013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最先對外放的消息,是宣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會)。外媒評論說,習近平以此鞏固了他在中共最高層的權力,並且顯示中共政府預期社會緊張在未來幾年將大幅上升。

路透社:共產黨擔憂社會動盪在未來幾年將大幅上升

路透社11月12日報導採訪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李成。他介紹這樣一個部門可同時調動情報,軍隊,外交政策,公共安全和國防的不同部門,並且給予中共主席巨大的權力。

紐約的人權觀察高級亞洲研究員林偉說:「我認為它所說的是,共產黨和政府預期社會緊張在未來幾年將大幅上升。」

但外界也有擔心,新的委員會可能也加強維穩方面的權力,加強打壓日益增加的反污染、抗議非法徵地、反腐敗的各種示威抗議,以及在持續動盪西藏和新疆地區的行動效率。

著名異議人士胡佳說,隨著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他擔憂事情將只會變得更糟糕: 「它將被用來對付權利捍衛者,那些維護普世價值的人,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支持者,組織抗議的人們——所有那些中共政府不能容忍的人,因為他們視之為對他們統治的威脅。」

現在中共參仿美國設立國安會,但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前蘇聯一樣,是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國安會的設立會否成為如前蘇聯KGB那樣,成為凌駕法律之上冇王管的「超級部門」、專政工具,值得關注。

美國於1947年設立國家安全會議,原意是為牽制前共產蘇聯,透過該部門協調軍方及情報安全機構,制訂統一外交安全政策,而並非針對美國本土安全問題。它不是決策機構,不能制訂政策,只是總統有關安全政策的統籌、協調、參謀機構,協助總統制訂對外政策,有關政策需國會批准後才能執行。

而前蘇聯的國安會(簡稱KGB,中文稱克格勃)在冷戰時期名義上是對外情報機關,但後來發展成蘇共對外、對內進行滲透、暗殺和從事一切破壞行動的組織,甚至淪為對持不同政見的同胞進行迫害的工具,KGB的行為不受法律規管,為所欲為,已成為蘇共臭名昭著的象徵,蘇聯崩潰後,KGB也被解散。

電訊報:習從政法委奪過權力

《電訊報》11月12日報導說,習近平在第一年掌權,似乎已經開闢了一條繞開他的黨內對手的詭譎的道路,牢牢握住權柄。從四天的會議當中,通過攥緊國內和外交安全政策以及設立新的權力機構來鞏固了他在中共最高層的權力。

這個新的小組,它將直接向最高領導人報告,而不是對政府報告。但當局沒有有關這個小組的進一步細節。

北京歷史學家章立凡說:「這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建立從中央委員會和政法委那裏奪過權力。」

此前大紀元有報導,最近幾年,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藉口「維穩」,大量投資建設其管轄下的數百萬武警和公安,這等於在軍隊之外形成了第二個軍事中央。去年2月,薄熙來的心腹、前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逃亡美領館,曝光薄熙與周永康欲聯手「鬥垮」習近平的內幕。

王立軍事件導致中共公開分裂了,引發中共各派調整策略和全面內訌,中共內部正發生激烈分崩,政權面臨崩潰。

責任編輯:李穹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1/13/n4009477.htm國安委設立引關注--外媒-從政法委奪過權力.html  美東時間: 2013-11-12 19:04:44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o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